干卓萬群峰行程記錄

Amerald
12 min readOct 12, 2020

--

行程時間

D1 (10/9)
06:45 萬大林道行車終點起登
08:50 干卓萬登山口
11:50 十粒溪營地 (耍廢休息1小時)
14:40 乳型峰營地收工休息

D2 (10/10)
05:10 乳型峰營地起登
06:10 干卓萬山 (休15分)
08:20 三叉營地 (吃東西休15分)
08:50 牧山 (休15分)
11:00 火山 (崩潰休20分)
13:30 牧山池取水 (休息1.5小時讓娟恢復狀態)
15:00 三叉路口出發
16:20 卓社東峰下營地收工休息

D3 (10/11)
02:40 卓社東峰下營地起登
07:15 卓社大山 (休15分)
08:40 2900鞍 (吃東西休10分)
09:45 卓社山 (休15分)
11:10 造林大鐵牌
13:40 栗梄溪取車完登

行程概要

(山林日誌app紀錄)
D1行進時間含休7h54m,距離14,997,上1,936 下497
D2行進時間含休11h10m,距離14,394,上1,533 下1,460
D3行進時間含休10h57m,距離18,057,上959 下3,241

裝備方面

基本重量: 5kg
(定義為一切自理,含完整過夜系統、炊煮系統,不含消耗品)
總重量: 約7kg上下

天氣方面

無雨、地面乾燥
空氣水氣極重
白天皆是艷陽+雲海或白牆
夜間霧氣濃、裝備無法乾燥

水況方面

十粒溪溪水穩定
乳型峰下切活水源水流偏小
牧山池積水還算乾淨
東峰下營地看天池積水充沛,但我不敢喝

圖文記錄與心得

自從近年來開闢了卓社大山下武界新路後
四大障礙之一的干卓萬群峰不再如此高不可攀
從原本大約四、五日以上的重裝行程
搖身一變成為三天可穩定完成的中等路線

垂涎已久的我把握雙十連假這三天
把娟再一次拐騙上這條個性鮮明的縱走路線

接駁方面我們採用最親切的方式
前一晚開車到武界栗梄壩過夜,隔天一早再接駁上萬大林道
不過對於三天的行程
更多人會選擇D0先走到林道上鐵皮工寮過夜
D1即可推到三叉牧山池一帶紮營
較可平均分散三天的推進行程

D1

干卓萬前段最惡名昭彰的就是路徑潮濕、螞蟥猖獗
所幸這幾天艷陽高照
爛泥都乾的差不多,整日下來也不見螞蟥蹤跡
反而因為濕氣氤氳,陽光從樹林間照入的光芒極為夢幻

萬大林道潮濕溫暖,充滿各式亞熱帶林相,一起登就像進入原始叢林
起登不久就會遇到的萬大神木,高聳入雲
好像<風之谷>一樣的奇幻畫面,無數飛蟲在陽光中翩翩起舞

過了干卓萬登山口之後這段路路況穩定
緩緩上升到高度2500m左右的十粒溪營地

十粒溪營地風景幽雅,一旁就是清澈溪水
許多四、五天行程的山友會選擇D1在此落腳
我們一路上邊走邊玩,走到這邊時也接近中午
就坐在溪石上悠哉吃飯休息

過了十粒溪之後就是一陣陡上
一路攀上干卓萬山系的西稜
路上驚鴻一瞥山下滿滿的雲海

上到稜線之後南眺
卓社大山稜線也沒入雲海、十分壯觀
看著卓社瘦稜高竄低伏
像脫韁野馬一樣桀傲不馴,讓人膽戰心驚
只好先強迫自己忘掉後天即將要面對的煩惱

接上干卓萬西稜的路口是一片美麗的草原,搭配濃密的雲海讓人心曠神怡

很快地就來到今天的終點-乳型峰東鞍營地

這個營地南北皆有展望,下切有活水源
算是五星級的奢華營點
腹地寬闊,要睡二三十個人都不成問題

一般來說三天的行程會再往前推到三叉營地或牧山池營地才休息
但當時的我們還以為自己要走的是四天
一直到隔天決定壓縮至三天
才回頭對於D1好逸惡勞的自己感到生氣

乳型峰營地的展望非常優秀,越過樹林可見到白姑、雪山、合歡奇萊系列
拉近一點,正中間即是雪山山群
看到雲海感動落淚(設計對白)

D2

本來預計要在干卓萬山等日出的我們
卻賴床賴到五點左右才懶洋洋的出發
果然帶著老婆上山或多或少要放棄一些行軍式風格

走到半路已經破曉
驀然回首,清晨的埔里沐浴在一片稀疏的雲海中
伴隨著干卓萬山隱約投射在薄霧中的巨大陰影
美得讓人駐足看呆

登上干卓萬時已是晴空萬里
感謝揹著F3的帥哥山友幫我們留下美照

干卓萬山是這次J形路線的第一個百岳山頭
這個神祕的山名據說是來自古時盤據此帶的布農族人
與南方的卓社大山冷冷相望、各據一方

每次把手機交給陌生山友幫忙拍照都是場賭局,這次感覺中了頭彩
登頂之後第一件事竟然是補口紅,女人這種生物真是神聖而難以預測

玩耍過後續向東行
緊接著要面對的就是令人聞之喪膽的干卓萬斷崖
在山岳歷史中不知已奪走多少生命的無情地形

這段路線沿著瘦稜展開
兩旁皆是陡峭的片岩懸崖
若是下起大雨、砂岩鬆動
這段路徑是絕對不建議強行通過的

干卓萬會雄踞四大障礙,這片大斷崖就是最大主因

幸好我們行走時連日豔陽、路徑穩定
保持謹慎、穩定行進
並沒有太大困難

沿著這條瘦稜小心前進,便可抵達三叉營地
對危險地形戒慎恐懼的娟,正在和自己的心魔交戰

通過了斷崖區之後,很快就可抵達三叉營地

三叉營地腹地廣大、土質柔軟
兩側又有小丘環繞,形成天然的避風草原
可以說是絕佳的宿營地點
唯一遺憾就是活水源的缺乏

這裡一直到牧山池周圍都是紮營的熱門選擇
不同行程的山友們幾乎都會在D1或D2至少在這紮營一天
搭帳、拆帳的人絡繹不絕
可以說是另類的帳篷博覽會、非常熱鬧

可惜我們因為行程安排非常畸形
和此地的緣分僅止於休息15分鐘
以及輕裝取火山時讓我們卸下大包的場所

牧山前鞍部的美麗水池,後面是優美的雪山山系

從三叉營地到牧山約15分鐘可輕鬆抵達
至於照片中的娟為什麼綁了一個垃圾袋在隨身肩包上面
只能藉機告誡大家出發前真的要好好檢查裝備
漏帶輕裝包的下場就是得承受這樣的屈辱

從牧山到火山的這段路真的不好走
上上下下不說,沿路都是不太友善的高山刺柏
沒習慣上高綁腿的我們被刺得叫苦連天
人沒累、心先累

加上娟當天的身體狀況欠佳
去回含休息竟然走了驚天動地的四個半小時,直逼上河原速

幸好到了火山頂之後東面的雲海撲面而來
算是撫慰了我們被刺柏刺到千瘡百孔的內心

今年十月雲海氾濫,幾乎處處可見這樣壯觀的景致

往西南方望去
遙遙可見卓社大山以及看起來十分不好惹的瘦稜
中間偏左尖尖可愛的山頭是卓社東峰
山下一片金綠色的草坡就是我們今天的目標-東峰下營地

走到火山時人已經一片滄桑,還是要打起精神拍美照才敬業
走回牧山的路上娟不支倒地,我被一旁的大哥虧說你慘了,老婆以後不會再跟你上山了

回到牧山後在牧山池取了水
特別提醒要取武界新路下山的山友
一直到下山之前不會再有活水源
若是不想喝看天池的黑水
就要在水質較好的牧山池備足下山之前所需的水量
否則必須在卓社山下切舊路至48K廢棄工寮才有活水

取了水、休了息之後
下一站便是今天的目的地-卓社東峰下營地了
從三叉路口下降300m左右再爬升200m
也算是一頓折磨

還好酒足飯飽的娟成功恢復體力
順利在一個半小時內走到了東峰下營地

從三叉往南方路線望去,雲霧繚繞、氣勢萬千
往東峰下營地沿途長滿華麗的玉山針藺,將草坡點綴成美麗的金黃色
人生第一次被觀音圈包圍,興奮留影

東峰下營地有個積水穩定的看天池、水質欠佳
部分山友會粗濾之後再過濾使用
其他心臟更小顆的人(例如我們)則是使用從牧山池辛苦揹來的水

營地周圍平坦腹地不少且景色優美
不得不說干卓萬全段的營地都十分優秀

昨天從對面看過來,今天從這裡望過去

隨著溫度快速降低
我們很快地就窩進帳篷舒服吃晚餐
這時卻發生了整趟行程畫龍點睛的小插曲

最先發現牠的是隔壁帳的大哥
「咦? 那隻公鹿好大啊」
聽到這樣的關鍵字,我們馬上丟下晚餐鑽出帳篷
看著一隻美麗的大公鹿慢悠悠的晃過來

全營地沒有人大呼小叫或衝上去圍觀
只是靜靜的隔著一大段距離和牠對望

身邊一位山友安靜地跟他的隊友說
我們不要靠近牠、等牠來靠近我們

不知道為什麼此刻的空氣彷彿凝結
一個小小的事件卻深刻的感動了我

如果有人問起我
最近在生命之中何時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我會回答 就是照片中的那個時刻

公鹿自在走動,還不時望向鏡頭,身旁的大哥笑說這隻也太會擺pose了

帶著這樣衝擊的感動
我們懷著滿腔感恩的心結束這一天

D3

昨晚睡前和山友們聊天
討論到底要不要一天踢下山
有一組山友分享他們聽到的資訊是有人走了整整17小時
並且嚴肅的說再怎麼快也無法在15小時內下山

我們雖然將信將疑
卻也被嚇得心神不寧、整夜難眠
只好2點就早早起來整裝

清晨的營地籠罩在雲霧中
所有的裝備都濕的徹底
我們勉強打包好之後,在2:40踏上這條漫漫長路

起床時四面楚歌,整個營地被水鹿大軍包圍,很可愛但也有點恐怖

往卓社大山的路途說遠不遠
沿路有許多拉繩斷崖地形
雖然看起來怵目驚心
但地基穩健、路徑紮實
把握好攀爬原則,危險程度其實不比干卓萬斷崖

娟已經被訓練(折磨)到可以穩定摸黑行進這種地形
半路上天光漸明,往埔里方向望去的景色
卓社稜線上上下下,十分磨人心智

出發後走了四個半小時,好不容易抵達卓社大山
這段路程走不進上河0.6讓我有些焦躁
但把這焦慮投射在老婆身上不是成熟男子該有的作為
所以還是認真用力的拍了一堆美照再出發

回望昨日的路線,我們到底是怎麼過來的

從干卓萬下到2900鞍的這段路不是很好走
首先經過一段碎石陡坡、再繼續被刺柏洗禮
印象深刻的是中間有一段非常壯觀的乾枯箭竹墳場
不知是哪年山上大缺水導致整片箭竹林乾涸而死

箭竹墳場(我亂取的)

走到2900鞍已是8:40
這裡路跡較不明顯、容易迷航
建議一定要看好軌跡以免多走冤枉路

從這裡開始要爬升60m左右上到一個小山丘
算是本次行程最後一個有感上坡
過了這個山丘之後就是讓人驚喜的高速公路

一路走到卓社山都是柔軟的松針地毯下坡路
對於膝蓋的衝擊小、非常適合飆車
我們花了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從2900鞍走到卓社山
至此我才終於放下心中的焦慮感

卓社山以後的路線大致上是沿著廢棄林道的方向一路下切
掌握下坡技巧、搭配輕量裝備
基本上以4km/h的速度穩定推進不成問題

沿路都是這樣松針加上落葉的天然跑道,很適合磨練野跑技巧

路上巧遇PTT登山板跑山神人潔西卡
被神人認出、小弟我受寵若驚
不愧是一日雙攻雪山的魔人
整隊揹著重裝卻跟我們保持一樣的穩定速度

下到栗梄溪之後要迎接最後一個小關卡
還好這幾天沒什麼下雨、水量不大
如果山區有雨、溪水湍急,還真的不太知道如何渡溪

回到停車處時是下午1:40
算起來今天行進時間含休息還未滿11小時
我們無奈相顧而笑
只能感謝那位走了17小時的山友
讓我們早早下山、還可以享受下午茶時光

總結來說

干卓萬這條路線CP值很高
各種五星級營地、路線獨特刺激
已有相當山岳經驗的山友一定可以享受其中

--

--

Amerald
Amerald

Written by Amerald

生活在於探索、在於擁抱未知

No responses yet